
新闻中心

关注微信
公众号
今天是9月18日 每个中国人都要铭记的日子 |
![]() |
87年前的今天 1931年9月18日 “九一八”事变爆发 日本军国主义悍然发动清华战争 给中国人民带来前所未有的灾难 |
![]() |
次日,日军占领沈阳城 短短四个月,东北全境沦陷 此后日本开始了对东北人民 长达14年的奴役和殖民统治 |
![]() |
从1931年到1945年 大半个中国被日军践踏 930余座城市被占 4200万难民无家可归 |
![]() |
日军犯下的罪行罄竹难书 制造800平民以上伤亡惨案173件 掳掠充当慰安妇的中国妇女超20万人 造成3500多万同伴伤亡 |
![]() |
面对残暴的侵略者 英勇顽强的中国人民 从不曾低下高昂的头颅 他们用自己的血肉身躯 筑成中华民族不倒的长城 |
打响抗日第一枪:王铁汉
日寇曾经认为中华民族是一盘散沙,却没想到有人违抗“不抵抗”的命令打响了抗日第一枪。这个人就是来自辽宁盘山的王铁汉。 |
![]() |
据史料记载,“九一八”时北大营是王以哲第7旅驻地,王铁汉时任620团团长。
王铁汉曾说起,当时旅长王以哲因参加水灾赈济,不住在营房。日本人进攻北大营时,上面不断传来“不许抵抗”的命令:“不准抵抗,不 准动,把枪放在库房里,挺着死,大家成仁,为国牺牲。”“对进入营房的日军,任何人不准开枪还击,谁惹事,谁负责。”
于是,一场没有抵抗的屠杀开始了。据史料记载,日本兵一开始都是用刺刀扎,东北军士兵赤手空拳,被扎死的很多,钻到 床下的士兵都被机关枪扫射而死。?为了带领兄弟们突围,王铁汉冒着违抗军令的风险,命620团士兵待日军一走近就开火。 |
02 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:《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
“九一八事变”发生后,中国共产党发表了抗日宣言,号召全民族武装抗日。 |
![]() |
88年前的9月19日,在沈阳皇寺路福安里3号,作为中共满洲省委机关所在地, 这里发出了“九一八事变“后,中国第一份抗日宣言——《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。
在《中共满洲省委为日本帝国主义武装占领满洲宣言》以及之后一系列宣言的带动下,东北民众的抗日热情被点燃了。 |
03 一位心怀民族大义的校长:宁恩承 |
在东北天地惊变的那一夜,在东北军群龙无首不战而退的那段历史中,有一位校长 心怀民族大义,断然拒绝日本人的“好意”,当机立断,使出浑身解数保全了学 校 的学生、教职工等数千人,而自己则成为最后离开学校的人。 这个人就是当时上任不到10个月的东北大学校长宁恩承。 |
![]() |
他明白,孤立无援的东北大学,30岁的他就是学校三四千号人的主心骨,必须要给师生信心。这天,他说道: |
我在英国上过学。英国人有一传统,一艘船将沉没的时候,船上的妇女小孩先下船,先上救生艇,其次是男的乘客,再次 是船上的水手,最后是船长。如果船沉得太快,船长来不及逃生,这船长就随船沉入海底。
今天我是东北大学的船长,我们这条船处在风浪之中,不知要有什么危险。我向诸位保证,我定会策划出安全出险办法。如 果遇上危险,逃生的次序一定按我所说次序实行:妇孺先离船,其次是教授、学生,再次是职工,我是永守舵位。
我们中国向有国家养士的传统。古人说“士报国恩”,今天国难当头,我们全是一国的善士,应有“士报国恩”的准备。如 果发生任何危险,应该恪守“士报国恩”的信条,就一切无恐无忧了。 |
一席话,全场寂静无声。 |
![]() |
几天后,日本人中岛守人奉当时的关东军司令官本庄繁之命而来,希望东北大学照常上课。 宁恩承却掷地有声答道:“虽然我们是教育界中人,我仍然站在中国的立场。
在现在环境之下我不能接受日本帝国的任何援助……谢谢好意。” 中岛恨恨而去。
街面兵荒马乱,他亲自跑到火车站,找到他南开大学同学、北宁铁路局车务处长胡顺忱,请他特批了几节车厢。 9月24日,在他安排下,全体女学生、在校的男学生以及愿意离开的教职工,连同家属,坐上火车,撤离了沈阳。
9月26日,东北大学校园已是人去楼空。
一身蓝布大褂,独自一人满腔悲愤地徒步离开东北大学校园…… |
每一个名字背后
都是可歌可泣的诗篇
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英勇抗战
抗击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胜利
和平的阳光再次普照大地! |